超声波液位计液态介质测量高精度的探讨 三十三
4.4 BP网络
4.4.1确定BP网络的结构
确定了网络层数、每层节点数、传递函数、初始权系数、学习算法等也就确定了BP网络。BP网络模型结构的确定有两条比较重要的指导原则。对于一般的模式识别问题,3层网络可以很好地被解决。3层网络中,隐含层神经元个数n2和输入层神经元个数n1之间有近似关系。
隐含层的神经元个数并不是固定的,更多的是靠经验和试凑,需要经过实际训练的检验来不断调整。
(1)隐层数的确定:
1998年Robert Hecht—Nielson证明了对任何在闭区间内的连续函数,都可以用一个隐层的BP网络来逼近,因而一个三层的BP网络可以完成任意的n维到m维的映照。因此我们从含有一个隐层的网络丌始进行训练。
(2)BP网络常用传递函数:
BP网络的传递函数有多种。Log-sigmoid型函数的输入值可取任意值,输出值在0和1之间;tan—sigmod型传递函数tansig的输入值可取任意值,输出值在一1到+1之问;线性传递函数purelin的输入与输出值可取任意值。BP网络通常有一个或多个隐层,该层中的神经元均采用sigmoid型传递函数,输出层的神经元则采用线性传递函数,整个网络的输出可以取任意值。
只改变传递函数而其余参数均固定,用本章4.2节所述的样本集训练BP网络时发现,传递函数使用tansig函数时要比logsig函数的误差小。于是在以后的训练中隐层传递函数改用tansig函数,输出层传递函数仍选用purelin函数。
详情请浏览公司网站的产品中心 http://www.dlysys.com/ 超声波液位计